多措并举 聚才兴业——福州新区强化人才引进助力高质量发展-ag真人平台
发布时间:2023-10-24 17:17:10 来源:福州新区发布
编者按:中共福州市委主办刊物《闽都通讯》2023年第7期刊发文章《多措并举 聚才兴业——福州新区强化人才引进助力高质量发展》,全面介绍了福州新区在人才保障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。
全文如下↓↓↓
近年来,福州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,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人才需求,突出规划先行、政策先导、平台支撑、环境引领,优化人才生态,强化智力引擎,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截至目前,福州新区累计引进国家级专家、省“百人计划”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5人,省工科类青年和双一流人才504人,各产业技能人才上千人。
突出“党管人才”
凝聚工作合力
“数字时代 青年力量”港澳大学生福州新区行
绘制人才发展蓝图
立足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,健全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,成立福州新区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,构建党工委统一领导、党群工作部牵头抓总党管人才工作格局。主动对接国家“3 n”人才高地和平台建设,编制印发《福州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(2022-2030年)》,系统谋划新区人才引进工作。
充实引才工作力量
制定《福州新区人才顾问聘任管理暂行办法》,聘请16位人才顾问,为新区建设人才创新高地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。加快推动新区和长乐区人才引进工作融合,选调人才工作专职工作人员6名。
优化人才政策体系
搭建具有新区特色、差异化、更优惠的人才政策体系,先后制定出台《福州滨海新城人才住房实施细则(试行)》《福州新区龙头企业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实施细则(试行)》等政策,多措并举扩大受益群体范围。出台“航十条”和“产八条”等人才政策,形成人才政策叠加效应。
瞄准“产才融合”
提增引才效益
福州新区(长乐)引才工作站(香港站)
拓宽境外引才视野
深度链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、阿石创新材料等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台湾引才资源,打造外语外贸学院、网龙网络、福米产业园等三大台湾人才聚集高地。成立福州新区闽港合作咨询委员会,建立健全恒常性沟通交流机制和平台,强化两地互动往来、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,设立福州新区(长乐)引才工作站(香港站),累计开展各类项目合作50余次。
锚定产业企业需求
在北上广和武汉等地,依托商会设立引才工作站,结合产业需求开展人才引荐和项目推荐工作。锚定重点产业人才需求,强化与海峡人才市场、福州人才集团等国有人资企业合作,引入华优汇创空间、海角集团等民营创投企业,打造人才引育新格局。匹配新区产业企业需求,举办“才聚新区-智汇长乐”“招才引智 助力民企”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60余场,累计提供1.46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,近5000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。
构建创业创新平台
围绕新区主导产业,引进海尔海创汇、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众创平台50余个,落户国内外知名企业超800家,导入“数字新基建”等支持基金300余亿元,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注入动力。持续打造院士专家工作站、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等创新平台,现有100余家省市级以上创新平台,助力产业转型升级,激发企业发展动力。
聚焦“精准服务”
涵养人才生态
开展《福州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》编制评审活动
建设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
推动福州新区(长乐)人才港建设,打造集成人才引进、招聘就业、人才落户、住房补贴等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,累计受理生活补助、购房补贴等相关事项800余件。建立人才服务专员、高校闽籍“引才大使”等专业团队,提供“一对一”上门、岗位推介、政策解读等精准服务,擦亮人才需求“感应灯”,解决人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开展“多元化”交流活动
发挥侨务资源优势,邀请海外侨胞调研考察,举办“数字时代·青年力量”港澳大学生福州新区行活动,营造多元共融文化氛围。聚焦更好满足人才社交需求,打造综合性交流阵地,相继落成青春广场、智慧体育公园等公共空间,策划东湖大讲堂、读书沙龙等活动,举办“海峡情深共青春 长山乐水幸福城” 等婚恋交友、企业联谊活动,为单身青年提供交友新渠道。
优化“全方位”生活保障
建立“租、售、补”住房保障体系,累计统筹酒店式人才公寓、“7折人才房”等房源近4000套,满足人才多元化住房需求。吸引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扩容下沉,汇聚福州三中滨海校区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等配套设施,实现学有优教、病有良医。打造功能完善、交通便利、生态宜居的品质之城,地铁6号线开通运营,福州新区滨海新城岸段荣获全国首批“美丽海湾”优秀(提名)案例,为人才安居乐业营造舒适环境。